近期公佈的一系列經濟資料顯示,上半年的信貸投放已經占到2008年全年GDP的26%,新增投資增長十分迅猛。要實現經濟平穩復蘇,關鍵在於要實現從政府主導的需求向市場需求的轉換,這就需要放鬆准入的管制,促使充足的流動性引入到實體經濟。需要在堅持適度寬鬆政策基調的同時,進行結構性的微調。對於經濟的恢復來說,下一步的重點應當是把握好適度寬鬆貨幣政策的“度”。
 
政府依靠超常投資已在應對金融危機中成功跑完第一棒,下一步的政策重點,應當是放鬆管制,啟動社會投資,促使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,從政府主導的投資,轉換到企業主導的市場需求。通過市場配置投資,放開對民間資本在一些領域上的限制,由企業接過經濟繼續增長動力的第二棒。
 
儘管目前CPI仍在低位運行,但中國的CPI構成中,農產品及其相關製品的影響十分顯著,在經濟大幅波動時期,CPI的反應可能滯後。但是不能因為物價的負增長,而忽視高速信貸投放可能帶來的市場影響。
 
在中國大陸特定的經濟結構下,如此大的信貸投放,往往不被貿易部門吸收,就可能主要是被包括道路、橋樑、設施、電力、房地產和股票等非貿易品所吸收,所以更容易形成資產泡沫。貨幣政策應當對正在形成的資產泡沫保持警惕。
 
如果繼續保持上半年相當寬鬆的信貸投放,則不僅2009年全年的信貸投放增長會十分迅猛,而且會直接制約2010年乃至2011年的貨幣信貸調控空間,因為2009年高速的信貸投放所形成的中長期投資項目,必然促使2010年和2011年的信貸增長繼續被動保持快速增長,否則就可能大量形成“半拉子工程”。
 
同時,前一階段應對危機的一系列專案,地方政府通過投融資平臺大量借貸,推動城市化的建設,為中國大陸應對金融危機發揮了十分積極的作用,但是,地方政府的投融資平臺的高負債率、以及地方政府的償債能力成為下一步推進城市化投資的金融瓶頸。目前全國已經有3000多家地方政府的投融資平臺,其中70%以上是縣區級平臺公司,這些融資平臺通過銀行借貸等多種形式融資,在此次應對危機的城市化進程中,負債規模迅速增加了數萬億元,這些負債的償還往往依賴於地方政府的土地收入,可能會在客觀上助推土地價格的持續上漲以及房地產的泡沫。
 
從對比情況看,許多地方政府通過發債建設的項目,其運行狀況相對較好,因此,化解地方政府的融資瓶頸,應當更多採取市場化的方法,例如鼓勵市政債券的發展,推動地方政府基礎設施融資的證券化,以及推進新的基礎設施投融資形式,避免過於單一、管理效率相對較低的地方政府直接投資。

如需了解更多借錢借貸資訊,請到888借錢網、5880借錢網、money-news錢訊借錢網、我們將會陸續介紹更多借錢借貸資訊以及多元化借貸指南